《中国农村经济》精华版|刘 进、贾杰斐等:农机购置补贴如何影响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农机购置补贴如何影响小农户农机
社会化服务获得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作者:刘 进1 贾杰斐1, 2 许 庆1, 2
作者单位:1.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
2.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经济》2023年第2期
一、引言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在小农户经营为主的国情农情下,提高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获得,能够将其卷入农业分工经济的实践,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张露和罗必良,2018)。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张红宇,2018),因此,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机社会化服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关键环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普及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支持,因此,通过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
21世纪后,中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财政实力大幅提升,这为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实施。从政策稳定性来看,农机购置补贴是农业“四补贴”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政策。从补贴规模和实施区域来看,补贴资金从不足1亿元增加至200亿元左右,实施区域也从66个县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在连续的补贴支持下,不少农机装备产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有到优的转变,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
目前,对于农机购置补贴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讨论较丰富,但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付之阙如。有关农机购置补贴的研究,大多关注其对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户收入等方面的影响。有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本文则关心农机购置补贴是否对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获得产生了影响?影响机制如何?这种影响是否因禀赋约束差异而有所不同?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8年的十年期面板数据分析农机购置补贴对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影响,并进一步细化,分别研究补贴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和服务获得规模的影响,弥补了相关微观实证研究的不足。第二,从农业分工视角对农机购置补贴作用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机制和制约因素两方面内容做了深入讨论,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二、研究假说
(一)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
1.农机购置补贴、流动性约束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农户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主要体现于三方面:一是农机具有高度的资产专用性,并且价格不菲,超出了大部分农户的支付能力;二是农户缺乏有效抵押品,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意愿不足;三是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农户还会面临季节性流动性约束(Fink et al.,2020)。而农机购置补贴降低了农机的实际支付价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困境。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发育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农机购置补贴带动了农机保有量的快速提高,农户会寻求将多余的农机动力转化为社会化服务供给(Huang et al., 2013)。同时,大多数因面临流动性约束而无法购机的小农户也有着社会化服务需求(Zhang et al.,2017),由此催生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另一方面,农机购置成本的下降可能转化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价格的下降,导致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均衡数量增加,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
2.农机购置补贴、要素相对价格与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作为资本要素的一种价格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改变了机械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变化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农机购置价格相对于劳动力价格的下降。二是机械价格从高昂的农机购置价格转变为相对可接受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价格,从而机械对劳动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三是农机购置成本降低和服务市场供给增加使农机社会化服务价格相对于劳动力价格进一步下降。
这种相对价格变化产生的结果,就是廉价的相对丰裕要素对昂贵的稀缺要素的替代(郑旭媛和徐志刚,2016)。这既是Hicks(1932)所提到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也是Hayami and Ruttan(1971)所描述的由要素相对价格引起的诱致性技术变迁,这种技术进步会诱导农户提高机械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的相对份额,大部分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便随之产生。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
H1:农机购置补贴通过缓解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和降低资本要素的相对价格,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发展壮大。
(二)农机购置补贴、禀赋约束与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
规模经济的本质是分工经济(罗必良,2017)。由于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是农业规模经济的两种实现方式,而服务规模经营产生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因此本文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本质内涵是农业分工,强调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获得就是要将其卷入农业分工。然而,分工受市场容量和交易成本的制约(斯密,2015;罗必良,2017),农户所在区域的不同资源禀赋意味着差异化的市场容量和交易成本。因此,理论上来看,农机购置补贴对于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影响可能因农户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差异而表现不同。
第一,从交易成本来看,交易成本制约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供给(Daum et al.,2021),而土地细碎化程度和地形是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交易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山丘地区的农机作业难度较大,土地细碎化程度较重地区的农机作业转移成本较高,农机社会化服务价格更贵,这些地区的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水平也相应较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
H2:农机购置补贴对土地细碎化较重地区、地形坡度较大地区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促进作用较小。
第二,从市场容量来看,农户经营规模小或者服务需求量低会受到服务供给者的排斥(罗建强等,2021)。市场容量小意味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收益低,服务供给者实现规模经济的难度大,无法吸引更多服务供给,从而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获得水平就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
H3:农机购置补贴对市场容量较小地区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正向影响较小。
综上,本文认为,农机购置补贴改变了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从供需两端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发育,继而会影响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获得,并且这种影响会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和市场容量的限制而受到制约。
三、数据来源、模型设置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使用的是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18年数据。随着中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完善,该数据中的农业补贴指标也相应更新,并从2009年开始增加了“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指标来反映农机购置补贴情况,这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清理后,本文农户层面的观测值数为104740个。
(二)模型设置
本文借鉴Cragg(1971)提出的“两部分模型”进行研究:第一阶段是离散决策问题,采用Logit模型和条件固定效应Logit模型,研究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的影响;第二阶段是连续决策问题,在农户获得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前提下,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的影响。
(三)变量说明
1.变量选取。(1)被解释变量: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在固定观察点数据中,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可用“机械作业费用”(指标解释为:租用他人机械进行作业所支出的费用)来表示。而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是将“机械作业费用”做虚拟变量处理来表示。除了农户层面外,本文还在村级和省级两个层面对该类变量做了加总统计并做取对数处理,用于稳健性检验。
(2)核心解释变量:农机购置补贴可得性、农机购置补贴额。根据农机购置补贴的特点,获得补贴的农户通常是潜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方,而其他农户通常是潜在的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方,这种补贴获得主体与服务受益主体的不一致,产生了农机的“购用分离”现象,因此,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获得会受到区域内其他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的影响。本文认为,区域内所有农户获得农机购置补贴越多,就会有越多服务供给。基于这一逻辑,本文在村级层面对“购置和更新农机具补贴”本身及其虚拟变量进行加总以近似表征一定区域内的补贴获得情况,并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3)控制变量:家庭劳动力数、经营耕地面积、经营耕地块数、家庭年收入、农作物种植结构、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及户主农技培训情况等。考虑到农机购置补贴曾由“差价购机”的补贴方式转变为“全价购机”后再补贴的方式,本文设置了政策虚拟变量。由于地形特征因素是农机使用中的关键因素,本文设置了地形特征虚拟变量。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农机购置补贴对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的影响
本文以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小于30亩”和“小于10亩”两个标准来界定小农户,分别采用普通Logit模型和条件固定效应Logit模型分析农机购置补贴对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所在村农机购置补贴的获得提高了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并且补贴额度的增加也会促进社会化服务的普及;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农作物种植结构(种粮比例)等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数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具有负向影响;较多的耕地块数和崎岖的地形会降低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提高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
(二)农机购置补贴对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的影响
在已获得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小农户中,村级农机购置补贴的获得使得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提高了9.70%;村级农机购置补贴额每提高1%,单个农户获得的社会化服务规模就上升约0.015%。家庭年收入、农作物种植结构(种粮比例)对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而崎岖的地形特征和较多的经营耕地块数则不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的扩大。综合来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产生了很好的外部效应,通过补贴少部分主体,使广大小农户可以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还选择在村级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农机省内跨区作业的干扰。估计结果显示,农机购置补贴显著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发育。在排除合作组织为小农户提供服务的情况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新政策的干扰后,结果保持稳健。
(四)机制检验
第一,农机购置补贴、流动性约束与社会化服务供给。在购机农户中,获得补贴的农户在当期进行生产性借款的比例明显高于无补贴户,而无补贴户的借款金额明显高于补贴户,这说明农机购置补贴缓解了购机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在此情形下,本文证实了农机购置补贴会促进农机保有量增加,有助于农机服务市场供给的形成和扩大。
第二,农机购置补贴、要素相对价格与社会化服务需求。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劳动力价格可以用外出务工的工资来衡量,而工资是外生给定的,所以农机价格下降就相当于机械对劳动的相对价格下降。实证结果显示,农机购置补贴降低了机械对劳动的相对价格,且能增加农户的机械投入份额,从而刺激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增加。
综上,农机购置补贴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和降低资本要素相对价格两条途径分别增加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假说1得证。
(五)异质性分析
农机购置补贴对小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作用受到交易成本和市场容量的制约。分组回归结果显示:耕地的细碎化和崎岖的地形增加了农户获得社会化服务的交易成本,不利于社会化服务的普及与规模化发展;农机购置补贴在农户数量较多、耕地面积较大的地区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假说2和3得证。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发现:第一,农机购置补贴不仅显著提升了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概率,还明显扩大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规模。第二,影响机制在于,农机购置补贴改变了农户的流动性约束和要素相对价格,促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发育,继而影响了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第三,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的影响还因农户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差异而有所不同。
上述结论有两点政策启示:第一,通过供给侧的补贴支持来提升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获得。农机购置补贴通过从供给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继而促进小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得,这为健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补贴机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第二,积极消除禀赋约束对于补贴政策效果的影响。一方面,应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开展土地连片整治,加大对适应山地农机的补贴力度,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应引导横向专业化连片种植,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容量,从而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简称“两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学术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A类期刊T1)和“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首批精选期刊等。
《中国农村经济》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主要刊发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经济学、管理学优质论文,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其他领域为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观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刊文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相关领域。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2版)》:《中国农村经济》复合影响因子为14.046,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0.264,在488种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之后;《中国农村观察》复合影响因子为8.833,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5.972,在488种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九。
两刊在世界期刊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2.75,在全球37种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Food Policy和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之后;《中国农村观察》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1.71,在全球农业经济类37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七。同时,两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两刊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两刊网站(http://crecrs.ajcass.org/)可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阅读所发论文的精华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和关注。